差點被我放生的好書,Countries of the World 視覺學習百科,同大爺說喜歡!

Share Button

Countries of the World差點成為遺珠之憾,是一本差點被我放生的好書,

當時應該是連著其它書一起入手,收到後第一次翻,覺得似乎有點像是國家地理書,

再加上五月中後就一路升三級警戒,每天在做飯工作與小孩間,也忙得沒有再拿出這本書,

直到前陣子,又想著不然再拿出來翻翻,翻啊翻,看到了台灣的介紹,看到了珍珠奶茶,還有台灣的國旗,

瞬間好感度上升,當天便把這本書拿給同大爺,沒想到他說好看,看到加拿大關於圖騰柱的介紹,

他一直說Totem poles好酷,他覺得可以刻出這些好厲害,

原來我自以為孩子可能會覺得這本無聊,而在收到後沒有拿給他,沒想到這是媽媽的框架,

其實小孩的接受度很寬廣,加上DK在製作這類教育用書籍的功力很強,所選的圖片都很棒,

便不像是在看書,倒像在旅行了,我想我一定是五月時太忙才會匆匆只看它一眼就收起來,明明是這麼棒的書,

說起DK在視覺化學習的功力,在English for Everyone的自學教材中就完全展現強大功力

我也是入手English for Everyone教材後才開始關注DK的學習型兒童用書,

Countries of the World也是視覺學習百科,每本書有超過1200張圖,編排上也不雜亂,「圖」及「文」一定連在一起,

讓孩子在閱讀上不吃力也容易理解,這系列其實有很多主題,但我目前只先入手Countries of the World,

建議適讀的年紀為9-12歲,年紀小一點的孩子可能就會是以看圖為主,

翻開書頁就是滿版世界拼圖,雖然Countries of the World是專門給兒童的視覺百科,

但使用的世界地圖卻完全不馬虎,

當然第一件事要找台灣,看到有台灣就覺得這本很棒(大笑),

如前所述,DK使用的圖都極有品質,

這張廣大無邊的海域用來代表浩瀚世界實在太適合,

視覺百科除了「圖文比例」很重要外,編排順序也重要,基本上是以北美洲、南美洲、非洲、歐洲、亞洲、

澳洲及大洋洲、極地地區做分類,再細分為各國,

當然我們要先從亞洲開始看起,也一定要先找找台灣在什麼地方,

老實說就是因為這張台灣的珍珠奶茶而覺得這本書必入,

這本珍珠奶茶可是出口世界的台灣在地代表飲料,能登上DK的視覺百科自然是強飲,

除了有不同的圖之外,也會介紹風土人文,像是台灣的首都是台北,就連台灣上下班尖峰時間的大塞車也被放在百科上,

書中也有提到台灣的學生數理能力優異,相信許多人看到這裡馬上就會想把Countries of the World帶回家,

也許有人會好奇「視覺百科」和「百科全書」有什麼差別?

以下是個人的粗淺感受,視覺百科同時兼顧學習及趣味,所以會大量使用更貼近生活的圖片,

而百科全書則是重視學習與知識再多更多,就以南韓為例,在介紹風土人文時,當然也沒忘了其強大的韓流文化,

全球超過五分之一的人口在中國,也是世界第三大國,必定要提到的有萬里長城,

和新年時的舞龍舞師,而中國也是世界成長最快速的經濟體,在書中也有放入工廠作業員的圖,

最特別的是桌球選手樊振東也被放入百科裡,

由此可見桌球在中國是非常重要的運動,

台灣人最常出國旅遊的日本也是第一時間要翻的內容,

地震演習在日本很重要,因為日本有超過75座活火山,

Countries of the World所使用的圖都很吸引人,即使沒看文字,光是看圖都會吸引孩子,

即使孩子年紀還沒到,也可以先入手,帶著孩子一起看看世界也很棒 。以下僅分享部份書頁。

這本Countries of the World 視覺學習百科也很適合搭配地球儀與孩子一起共讀,

舉例來說,同大爺最近看到非洲的國家,即使書中有平面地圖,但相對地球儀來說,立體球型還是在視覺上有些不同,

我們會一起找到書中的國家,然後小傢伙會驚喜的發現書上畫的地圖和地球儀上的一模一樣(笑)。

雖然媽媽讀書時地理不算好,但有這本內容超棒的Countries of the World和地球儀,即使在家也能和孩子一起認識全世界。

孩子很可愛,他說等疫情結束後他想去南非,我問他為什麼,

因為這不是平常會忽然說想去的國家,

原來他看到南非可以採鑽石,一直說如果去那裡他要去採鑽石,

還說這樣就可以去賣鑽石,如果賣不掉放家裡也很棒,果然不同的書也可以讓孩子有不同的視野和想法,

這類百科型的工具書,在共讀時也不會像繪本故事書一樣是按頁數順序,

有時我們也會視情況而跳著共讀,例如最近國際事件是美國自阿富汗撤兵,

於是就帶著孩子一起在書上找到阿富汗,原來都是位於亞洲的國家,

也可以再對照書上的地圖,就可以發現台灣與阿富汗的距離,

讓孩子對於世界的認識能更多元,針對大孩子也可結合時下新聞議題去做搭配共讀,也都是很棒的方式。

 

上 / 下一篇文章

臉書留言

一般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