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孩大夢想|Little People Big Dreams|親子共讀及自己閱讀書單

Share Button

夢想很重要,鼓勵也很重要,「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先從模仿開始。」這句話有其道理,

大人如此,小孩更是,若說成長是一連串社會化的過程,那麼孩子也在不停的透過模仿而學習,

模仿的對象來自父母、手足及同學,更多時候也可以來自於所共讀或閱讀的書本內容,

這時就可透過選書,讓孩子有更多元的社會模仿對象,又或者是在小腦袋中有更多的創意及想像力來源,

想像力這詞彙不只限於有形可見的創意展現,某些時刻也隱含於對自身更多的想像空間,又或者我們可稱之為「夢想」。

在全球紅透半邊天的Little People, BIG DREAMS,為孩子形塑出「小小孩,大夢想」的核心價值,

Quarto出版的Little People, BIG DREAMS光看書封就超級可愛,全系列近百本,

但只有可愛感,也不足以成為理由而狂掃全球媽媽的心,更棒的是它所想表達的理念,

Little People, BIG DREAMS想表達的不是「成功」或「偉人傳記」,

而是想告訴孩子:「就去做你喜歡的事,那些你喜歡的事,有一天也會變成重要的事」。

所以故事的主角都是孩子,從這些知名人物的童年開始說起,那些你看起來覺得很高很高的大人,

他們每一個都曾經和你一樣是個很小很小的孩子,只是書本實在太多,我只選了幾本放入書單。

Pablo Picasso這本畫風實在是可愛到不行,是一本連內容都來不及看,

就會馬上放入書單的書,這系列除了可共讀之外,由於故事內容完整,也很適合做為橋樑閱讀書單,

小時候的畢卡索很愛畫畫,他在學會說話之前,先學會畫畫,

畢卡索的父親是一名美術教師,很小的時候,父親就放手讓他使用顏料及畫筆,

並且教導他使用方式,更重要的是父親支持小畢卡索做他喜歡的事,

父親還帶著小畢卡索去參觀位於馬德里的博物館,

小畢卡索希望有一天自己的畫作也可以和這些大師如哥雅一起被掛在牆上,

後來畢卡索進入巴塞隆納的美術學院,很快地便展現他獨特的畫作風格,

20歲的畢卡索在四隻貓餐廳舉辦他的第一場畫展,這間餐廳也是許多畫家與詩人的聚集之處,

不過也不是一開始世人就喜愛畢卡索的畫作,早期的畢卡索也曾經歷過低潮,

再加上朋友過世的打擊,後人稱段時間為畢卡索的藍色時期,

書中還有許多關於畢卡索一生的介紹,每一頁的畫風如同畢卡索總是鮮明的風格,

是一本相當值得放入書單,甚至是收藏的好書,

最後也有關於畢卡索的生平記事,讓孩子做更深度的了解,

Charles Dickens也是我特別替孩子選的書單,因為同大爺很喜歡Usbrone雙發音讀本中的《孤雛淚》(Oliver Twist),

這也是狄更斯的第二部小說,所以一知道Quarto推出這本,立馬放入書單。

狄更斯是家中次子,在那個很多孩子還無法上學的年代,小狄更斯很幸運可以去上學,

小時候的他很喜歡觀察別人,並且根據這些觀察再創造許多故事,

但因為狄更斯的父親因債務而被關進監獄後,十二歲的狄更斯被迫離開學校,進入一間工廠工作,

每天工作十小時給黑色玻璃瓶貼標籤,即使是周末也不得休息。這樣的經歷對狄更斯的影響極深,日後也反映在他的多部小說中。

此後的狄更斯有機會進入一間律師行工作,他並不是一開始就確立自己想當作家的志願,

也曾考慮過成為一名演員,狄更斯本人也認為自己有此天份,

甚至得到了皇家歌劇院的選角面試,可惜因為一場重感冒而錯過機會,

比起怨天尤人,狄更斯決定嘗試成為一名作家,這時期的他轉入報館,成為記者,

小時的他喜歡觀察別人,並在這些觀察中去創作故事,長大後的狄更斯也真的開始寫起了故事,

漸漸的狄更斯找到了自己想做的事,更在之中明白了創作是他的力量,

不只是小說,更是他想表達的事,其中第二部小說《孤雛淚》描寫的就是一名孤兒的故事,

迪更斯想透過創作來替貧苦兒童發聲,就連當時的英國女王也因這部小說而深受感動,

在書中還有更多關於狄更斯的故事,想表達的事一代大文豪狄更斯,小時候就是個喜歡觀察別人,

然後愛天馬行空編故事的孩子,也曾歷經挫折,但沒有抱怨也沒有放棄自己,

才能寫出流傳後世如此精彩的鉅作,Little People,BIG DREAMS 鼓勵孩子做自己,也鼓勵孩子有自己的夢想。

還有許多精彩人物,只是全系列實在人物太多,無法一一分享,

也不會全部放入書單,目前僅先選擇較貼合目前孩子喜歡事物的相關主題人物。

另一系列也很適合與孩子共讀的則是Big Ideas for Little Environmentalists小小環境保護者,

這套硬頁書選了四位環境保護者,同樣也是從童年時光切入,讓孩子知道其實自己也能和他們一樣為地球盡心力,

Big Ideas for Little Environmentalists: Restoration with Wangari Maathai

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獎的非洲女性

旺加里‧馬塔伊:和平之樹

Wangari Maathai是一位植樹造林的環境保護者,

當她還是個小女孩時,她住在肯亞的農場,喜歡在大樹下玩耍,

大樹枝葉茂盛,替Wangari一家人遮風蔽雨,也是動物們的家,

但隨時間過去,人們開始伐樹,沒有足夠的木頭來升火,房屋也失去遮風蔽雨的屏障,

好的泥土被雨水沖刷,花園裡長不出植物,

Wangari了解到樹木對人們健康與土地都十分重要,有什麼是她可以做的呢?

有什麼事是可以讓家人有更好的生活呢?

其實一開始Wangari並沒有太遠大的志向,她只是想讓家人過更好的生活,

所以她開始種樹,她相信幫助地球也是幫助自己,

後來她甚至說服了肯亞及其它國家的人們一起植樹,

Wangari同時相信保護環境的同時也是建立和平世界的另一種方式,

她如是說:「我們植樹,同時在人們心中種下和平與希望的種籽」。

和孩子共讀完後,不妨帶著孩子一起種種小植物,或者是教導孩子愛護植物,

這些都是孩子能夠為環境保護所做的事。

Big Ideas for Little Environmentalists: Conservation with Jane Goodall

黑猩猩之母-珍古德

Jane Goodall珍.古德是一位著名的動物保育學家,小時候的她很愛動物,

還和媽媽說等她長大之後要去非洲寫一本關於動物的書,

在美麗佳人一篇關於Jand Goodall的專訪中也提到這段,

引自美麗佳人專訪中提到的這段文字:「我很幸運地有個非常支持我的母親,十歲時我就夢想前往非洲,大家的反應都是訕笑。

當時我們不富裕,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砲火正激烈著。但我母親卻說,如果我想要就該極力地去爭取,

抓住每個機會,如果不放棄或許就能成真。現在,我也把這些話告訴年輕人,在這個國際氛圍有點抑鬱的時刻,是我想傳遞給他們的訊息。」,

也因為如此,成就了日後的Jand Goodall,喜歡黑猩猩的她更發現許多關於黑猩猩的二三事,

像是黑猩猩會使用工具,從蟻巢中釣取白蟻,這就像是人類會拿湯匙去挖取蘋果汁一樣,

這個發現令她驚喜,也推翻了「只有人類才會使用工具」的認知。

在研究動物的同時,她同時也保護及不打擾動物的棲息地,

同樣的,Jand Goodall發現人類建設開始侵襲動物的生存之地,砍樹造路都是,

再繼續卜去,黑猩猩將無家可住,甚至也沒有食物,她還能做什麼呢?

她創立「珍古德研究會」、「根與芽」計畫,尋找野生動物和諧共生的方法,

Jane相信每個人都可以做一些改變世界的事,只要你愛動物,願意保護牠們,

你就可以當一個小小環境保護者,

個人很建議在共讀這本書時可以搭配觀看這段珍古德影片。

Big Ideas for Little Environmentalists: Preservation with Aldo Leopold

生態保育之父李奧波

Aldo Leopold小的時候,他對每件事都感到好奇,每天都在發現新事物,

並且把這些事都記在他的小本本上,

Aldo深信若我們對待朋友家人與鄰居友善,那麼同樣的也該如此對待世界如海洋、天空、土地和動物,

土地空氣和水給予人類食物,所以Aldo認為愛護環境,那麼環境便會回報以人類更豐厚的食物,

其實在以上這幾本書中,會發現共同點就是「種植」。播下種子就是愛護環境的開始。

Aldo也是第一位提出環境保育概念的學者,他呼籲並說服人們自然環境必須被保護,

以讓更多人能共享自然,於是人們能在森林裡健行,在山岳中登山,在河裡游泳,甚至露營,

這些都必須建立在人們足夠尊重自然,在享受大自然的同時,也代表著大自然正被人們所保護,才能世代交替,

書中沒有用很難懂的文字來說明環境保護,而是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

像是,和爸媽一起去露營,這都是因為人類也同樣在保育自然資源,大自然也就提供人們遊憩的環境,

另一個核心重點則是「尊重」,不只尊重人,也尊重動物及環境,

這也是這系列硬頁書所想引導孩子了解的事情,

Big Ideas For Little Environmentalists: Ecosystems with Rachel Carson 瑞秋·卡森

上世紀的海洋生物學家

瑞秋·卡森是上世紀的美國海洋生物學家,在共讀前我先大概了解了人物背景。也分享如下網路資料,原文請點此

「至今約五十年前的西元1962年9月27日,瑞秋·卡森出版了《寂靜的春天》,揭示了化學污染對人類文化產生的巨大衝擊,

及其對地球生態的影響。此書調查了35種鳥類因包括有機氯化物 (DDT) 在內的化學抗生素而遭受滅絕威脅的事例。

在卡森的書出版之前,化學製造公司不願意承認這些有毒物質對於生物環境所造成的影響,而

卡森的努力把對自然關懷的觀念帶回到了西方工業社會。

她的書警示了人類社會與棲息地的關係,喚醒了人們對更高一層的社會良知,也開啟了現代環境保護運動。」

小時候的瑞秋出生在美國農家,最喜歡和媽媽一起在河岸散步,

她喜歡聽蟲鳴鳥叫,並且認識動物和植物的名字,小瑞秋也會把她所見所聞畫下來,她充滿好奇心,喜歡問問題,

長大後的瑞秋發現人類所使用的化學製劑改變了生態系統,動物和植物都生病了,甚至連人類也生病了,

註:化學製劑指的是化學抗生素,

瑞秋既寫書也演講,教育世人保護環境、植物與動物的重要性,

如此地球的生物才能健康的生活,瑞秋認為要對每件事保持好奇心,並且在意每個你使用的東西是否會對環境造成傷害,

每個孩子都可以當環境 小尖兵,從關心自己身邊的環境開始。

上 / 下一篇文章

臉書留言

一般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