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陪小小孩玩桌遊?個人心得分享

Share Button

大部份的人做事會有個起心動念,而我,有時可能太隨性,常只覺得好像不錯,就買單回家,

隊友問我怎麼家裡又多了這玩意,我就說這感覺不錯,隊友如果問,為什麼不錯?我便回:「嗯,就感覺會不錯」,

好吧,我承認一部份是愛買,但也真心認為可能未來會真的還不錯,理性派隊友因此常翻我白眼,

但夫妻生活也常是他翻他的白眼球,我過我的感覺派,但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

很多事在當下或許孩子沒反應,但我們也永遠不知道是因為習慣或成長,某一天孩子就喜歡了,

像打通任督六脈似的,所以在陪伴孩子這部份,我還是喜歡先跟著感覺走,不想太多,

拿桌遊這件事,最早開始入手的第一個桌遊,也只是覺得此物看來不錯,好像是個有趣的東西,

便買回家放著,有空時就拿出來陪孩子玩,這幾年下來,隨著不同階段的陪玩,再加上孩子成長遇到的卡關,

開始有了一些陪玩桌遊的心得,這篇文章主要會分享桌遊能協助孩子的那些二三事。

團體社交、規則遵守、練習等待

大部份桌遊是3歲後即可共玩,這年紀的孩子也開始準備進入團體生活,雖然還多半是free play的情況,

但也開始需要遵守規則,而在居家遊戲中,同時結合團體與規則的遊戲,最適合的自然是桌遊,

不過剛開始陪孩子玩桌遊時,因為孩子也需要時間去適應有「規則」的遊戲(過去他們總是玩自由的積木玩具),

因此,剛開始即使孩子沒有完全照規則來,也沒關係,有趣最重要,先讓孩子覺得好玩,

在與孩子玩桌遊時,還有個很重要的事,就是讓孩子「練習等待」,這也是同大爺要要學習的事之一,

進入團體生活要學習的第一件事:等待

剛開始玩桌遊時,小傢伙會在還沒輸到他時,就忍不住開始玩,這就是等待不足的表現,

透過桌遊的遊戲機制,讓孩子明白在遊戲中有不同玩家,他「必須」等到上一位玩家結束才能輪到他,

這就是最好的等待練習,而且也能在遊戲中進行,

只想要贏,如果輸就會大哭,耐挫力不夠

同大爺是個非常喜歡爭第一的孩子,舉凡走樓梯一定要走在你前面,還曾經因為在幼兒園時,想要尿尿比別人快,

而沒有尿乾爭就提著褲子衝出廁所(暈),在陪伴他玩桌遊時,有陣子會發現他特別在意輸贏,

只要輸了不只會大哭,還會跑去角落躲起來,甚至會弄亂遊戲,這時候,就很適合透過陪玩有輸贏的桌遊 ,

讓孩子練習平常心面對,其實這也需要經驗,隨著陪玩次數增加與年紀增長,現在的同大爺輸了不會大哭,

也不會亂生氣,最多只會「吼」一聲,有助於建立耐挫力與情緒控制。

打開耳朵聽,衝動控制

個性急的孩子,通常伴隨衝動控制不佳,在生活中有許多事可以引導孩子建立衝動控制,雖然很花時間,

但回頭來看,會發現有過努力,孩子會變的更好,玩桌遊也是其中我們做的一件事,

小傢伙在學校很常因為衝衝衝,所以在老師指令還沒下之前,就咻的衝出去,這時候希望孩子得先「打開耳朵聽」,

而桌遊必須孩子靜下來,用耳朵聽規則,才知道怎麼玩,這也是我們在生活中會刻意陪玩的原因之一,

愛指揮的小人

有時候覺得當媽真是不容易,因為孩子可不是單方問題,而是複方問題,處理完這件,還有另一件,

同大爺是個有想法的孩子,很喜歡發明,最常說的是:「我想自己做,不想和這個一樣」(指著積木說明書),

但同時,他也是個愛發號施令的愛指揮小人,這件事到了學校後才漸漸被注意到(之前在家可能媽媽沒反應過來),

在學校,並不是每個同學都有辦法讓他指揮,也因此在社交上可能會出現問題,

愛指揮小人不見得是個負面特質,它也是個領導特質,只是要如何讓孩子同時建立同理心與正確發號施令,

在同理心建立部份,可參考之前的文章,請點此

至於讓愛指揮小人,我們有段時間會讓小傢伙帶桌遊去學校,讓他和同學說明怎麼玩,

說明的過程也滿足了他的指揮性格,但卻用一個更正確的方式,

如果家有年紀大的孩子,讓孩子說明桌遊規則對於愛指揮小人來說是很好的方式。

 

 

 

 

上 / 下一篇文章

臉書留言

一般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