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軟體工程師設計的STEM教育玩具|你一定要認識的Smartivity|翻轉孩子的創意

Share Button

孩子的成長有時並不見得來自於衣服又小了,或者身高又高了,更多時候是在陪伴中看見他的成熟,

暑假期間陪同大爺一起玩smartivity的STEM教育玩具,與其說是陪他玩,不如說是看他玩,

媽媽的角色從陪伴組合退到了在一邊替他拿零件,或者是替他扶著玩具組件,好讓他更容易拼組完成,

孩子自己翻說明書研究怎麼組合,一邊咕噥著他有個plan,看的出來在他的小腦袋中有著他自己的完成計劃,

也許是從小就開始玩積木的原因,同大爺對於DIY的組合說明圖並不陌生,DIY的過程中也很順暢,

2020年1月更新

Smartivity又有新玩意,是更驚人的轉轉骨牌效應,非常喜歡動手操作的同大爺花了好幾天才完成,

完成後實在非常有可看性,連媽媽都很好奇到底這結構會怎麼運作呢? 只是過年前實在太忙,以下就只放照片分享,

花了好多天才完成的轉轉骨牌效應,看似很複雜,但其實並不會,因為結構體是由幾數個小主體組成,

所以孩子只要一天組好一個即可,大約花上5-7天可完成,也可建立孩子的耐心與空間結構概念,

至於在收納上,不玩時再分做數個小主體個別擺放即可,但看到這裡應該還是很難意會它的趣味性吧,

不過在遊戲的過程中還是看的出來孩子的天生氣質,小傢伙學東西快,但不夠細心,在組「轉轉音樂盒」時,

把琴錘的位置上下顛倒,以致於在接近完成時,卻發現怎麼轉都敲不出琴鍵聲,

再回頭看說明書才發現忽略了箭頭位置的小細節,也因此得重新再來過,欣慰的是孩子長大了,

還是耐著性子繼續完成,而不再像小時候會把玩具推開,悶著氣說他不要做了,陪伴當然也是機會教育,

我便不斷的提醒他要注意細節,如果能再細心一點,其實早就完成他的音樂盒囉,

當然這篇文章另一個重點想要分享的還是最近發現的教具玩具,

長期關注文章的朋友可能會發現我較偏好「DIY」類型的玩具,例如玩具車,比起買一台玩具車,

更喜歡入手能讓孩子自己組合而成為車子的玩具,多了DIY的過程,花的並不是時間,

而是讓孩子在過程中去建立空間感、邏輯感與創造力,動手作永遠是最棒的事,有成就感,可能也有挫折感,

甚至是發現錯誤再不斷修正,而這就是最珍貴的STEM創客精神,總是在找不同的路達到相同的終點,

smartivity是非常值得認識的STEM教育玩具,因為所有的玩具,都得要動手DIY,

有七成人口為文盲的印度,卻能孕育出全球炙手可熱的軟體人材,答案便是教育,而IIT Delhi是印度工程學系的最高學府,

能進IIT Delhi的學生也可以說是印度最頂尖的人材,smartivity便是由IIT Delhi的學生所研發設計出的STEM教育玩具,

但老實說看到這裡應該還無法感受到smartivity內含的創意有多迷人?

充其量可能只會好奇印度的STEM玩具是什麼樣子呢?畢竟目前的STEM主流多半來自美國,

但世界也不只有美國,如果有機會認識不同國家的教育創意,why not?為什麼不呢?

而迷人的地方有許多值得一一述說,「DIY轉轉音樂盒」是一台貨真價實的音樂盒,可以由孩子組裝而成,

光看到這裡就足夠點燃媽媽的好奇心,若將smartivity比喻為印度的樂高,並不會言過其實,

在進入文章之前,先來看一段成品影片,或許看完連文章都來不及看,馬上就心癢難耐,

smartivity的DIY系列採用的原料都是高級工程木,而非一般常見的厚紙材質,所以耐用度更是提升再提升,

另一個特色就是smartivity不需額外準備任何DIY工具,只要用盒內附的不同組件與橡皮筋就能完成,

是的,有點意外吧,就是橡皮筋,只不過smartivity採用的是無毒材質,也全數通過歐盟兒童玩具CE標準,

建議5歲以上可陪伴共組,8歲以上可試著獨立拼組,至於7歲的同大爺目前則獨立完成DIY,

smartivity說明書和樂高相同,只要看著圖說123,就能跟著拼組,十分容易,唯一要有的就是耐心,

而實際上完成後的Smartivity轉轉音樂盒也可以說是一個DIY式的簡易機械原理工程,在進入內文前,

讓我們先來了解何謂音樂盒,在經過百年的演進,音樂盒主要包括音梳片(comb)+滾筒(cylinder或drum)的結構,

以上結構在Smartivity轉轉音樂盒也都看的見,只不過音梳片為8音,Do Re  Mi Fa So La Si Do,

所以這不只是DIY遊戲,更可以實際帶著孩子去認識機械結構,從音梳片、滾筒、音錘到撞針,以及彼此如何運作及發音,

  平常老是等不住的小傢伙,在組轉轉音樂盒時倒是耐心十足,一組就是2小時,

而媽媽也跟在一邊當小幫手,一下替他找零件,一下拍照紀錄孩子的成長,一起從天亮玩到天黑,

既然是轉轉音樂盒,就有能敲打出音樂聲的琴鍵,為了讓孩子組出來的並不只是玩具,

附的更是實實在在的鐵片,不同顏色也不同長度,更代表不同音階,

在放在鐵琴前,要先套上一層軟棉,在DIY的過程中,不只孩子驚喜,媽媽也會覺得哇這真的太好玩,

smartivity某種程度也很像立體拼圖(或積木),再加上結構概念,最後以創意做串聯,就一旁看著同大爺拼組時,

感覺像在玩積木,又像在組拼圖,零件們在他的手上變成了立體結構,

最後再用橡皮筋去固定,看似傳統,但其實是把傳統加上創意,就成了孩子的DIY玩具,而這不就是最棒的教育嗎?

雖然拼組需要大量的專注力,但孩子一樣玩的樂不可支,自己看說明書,自己找零件,

固定用的橡皮筋大致上有3種不同尺寸,在轉轉音樂盒中用到的是中型與小型尺寸,

盒內也有附鈎子,方便鈎橡皮筋,基本上只要進入寫字階段,且平常有在玩積木的孩子,

應該都能試著自己使用橡皮筋固定,陪孩子玩過不少遊戲,用橡皮筋固定結構倒是首見,實在忍不住再提一次,太酷帥!

接下來要DIY的是音錘,孩子慢慢一組組的拼組,再用藍色橡皮筋固定,

完成後的音錘之一,

最後再將音錘全數歸位,

不過提醒要注意箭頭位置, 一定要向下才對,第一次組時,同大爺便是沒注意到說明書上的細節,

有些箭頭位置朝上,導致敲打位置不對而無法發聲,最後只能再重新組合,

而在音樂盒結構中很重要的一部份就是棘輪,棘輪是敲擊樂器的一種。

原理和工業用的棘輪一樣,裝有一個只能單方向轉動的齒輪,也就是轉轉音樂盒的滾筒只能單向轉動,

也可以說這是音樂盒的心臟所在,透過棘輪轉動才能帶動滾筒,

而不同大小的齒輪彼此帶動傳送動力,在機械原理中也可稱為機芯,只是當然DIY的音樂盒並沒有真正搭載機芯,

這次陪同大爺玩轉轉音樂盒,其實有點讓媽媽意外,沒想到孩子對DIY的熱情之高,

平常老是哎問:「還要多久?」「怎麼還沒到?」的孩子,在DIY時卻可以全神貫注,果然,喜歡的事能提高耐心指數,

雖然使用的是工程木原枓,但卻完全不刮手,所以也能安心讓孩子玩耍,

只是組裝過程中,需要多注意細節,例如,有編號也有箭頭,

 

而轉轉音樂盒不只能敲出do re mi fa soi的音階,還因為有滾筒插槽,對應不同音階位置,

看到這裡應該很好奇滾筒上圓孔的功用,這就是smartivity迷人創意,每個圓孔都對應到鐵琴上的音階,

只要在圓孔上插入黑色撞針,轉動滾筒時就能將音梳片上的音槌敲打鐵琴,並發出對應音階的聲音,

而說明書上也有附上樂譜,只要按著位置就能轉動發出旋律,像是Jingle Bells,

當然別忘了加上黑色搖桿,就能變身為轉轉音樂盒,

完成後的轉轉音樂盒,看起來十分具質感,是大人都會喜歡的DIY作品,

 

針對黑色針鈕式琴槌,也可以自己DIY收納盒,這也是讓我驚喜的創意,

透過上下層圓盤,只要轉動上層圓盤,就能開關收納盒,是不是相當聰明的設計呢?

如果家有5歲以上的孩子,很建議試著陪孩子一起DIY轉轉音樂盒,

由無到有而變成一小座轉動式小琴,不只感到新奇,更由心而生一股成就感,

在完成後,也可以和孩子來一場關於音樂盒結構的探險與學習,

例如,音樂盒的音樂聲決定於彩色鐵片的長度,隨長度不同的聲音不同,

而愈長的鐵片,音階聲也愈低,愈短則愈高,不妨帶著孩子實際敲敲聽聽,而聲音也是來自於振動,

除此之外,因為原料為原色的高級工程木,因此也能讓孩子拿水彩棒替音樂盒上色,

 

因為我們是在組裝完成後才上色,難免有些邊角畫不到,但沒關係,這樣也有手作感,

完成後的轉轉音樂盒,彩色又繽紛,加上黑色撞針,再轉動滚筒便能帶動音錘敲打發聲,

還能自訂旋律,是連大人都會喜歡的STEM教育玩具,

除了轉轉音樂盒外,也有相當特別的轉轉動畫機,喜歡看卡通的孩子,應該很少想過如何製作卡通,

動畫機透過快速轉動每片圖片上不同的動作,以視覺暫留原理,來製作動畫或影片,

聽起來有些複雜的概念,沒關係,直接拉起袖子,陪著孩子一起來玩轉轉動畫機吧!

說明書同樣相當清楚,基本上只要看圖說故事都能跟著圖說指示一起完成,

同樣將盒內所附的工程木組件一一拆下,就可以開始與孩子的創客生活,

有陪組DIY恐懼的媽媽也不用特別擔心,因為Smartivity的說明書做的就像樂高積木一樣好,

大孩看著說明書也能自己組,小孩雖需父母陪玩,但因為爸媽也很容易上手,所以並不會過於耗神,

而這點十分重要,不論創意再多,能在遊戲中充滿趣味,以及給孩子成就感的才是真正好的玩具,

幾次陪玩下來,Smartivity便具備此特點,因此成為近期的心頭好,

     

我們總希望孩子充滿創意,也希望孩子能喜歡空間結構,但其實不用想那麼多,

找適合的教育玩具和孩子一起拼組,就是最好的玩樂中學習,看著一片片齒輪,

彼此推疊搭建再配合橡皮筋固定,有種萬丈高樓平地起的感受,

那些空間啊,那些結構啊,那些聽著好難的名詞,

此刻不就全變成了孩子手中的遊戲,而這些也是最棒的陪伴,

從孩子的側臉,看到的是專心與認真,

完成後再加上搖桿就變成了一台動畫機,原木色的工程木,復古味十足,

盒內也有附上二種不同場景的動畫紙片,只要按次序放入動畫機內,再搖動搖桿,就能創造出動畫般效果,

另一種主題的動畫紙片則是加了色彩效果 ,轉動起來也完全不同,

 

看到這裡應該會發現不論是動畫機或者是音樂盒,都是建立在機械工程上的創意呈現,

將複雜的工程結構轉化為孩子手上一組又一組的DIY遊戲,正也是它最大的特色,

不過在插入動畫片的部份需要更精細的手部穩定度,再加上共有32張動畫片,即使是大孩同大爺也需要媽媽協助,

比較特別的是還有附上空白畫動片,能讓孩子設計自己的小電影,只要在每一張上畫上圖案即可,

至於為何空白動畫紙片上會有滿滿的格線呢?其實這是為了讓孩子方便創造出動作效果,

每個小方格都有代號,例如C2,從說明書上會發現在C2的位置上畫了一顆球,接下來在C3的位置也畫了一顆球,

那麼在轉動動畫機時,就會呈現出這顆球彈高的動畫視覺效果,這也是動畫機的原理,

不過剛開始同大爺還是很隨性的畫他喜歡的圖案,但沒關係,其實也會有不同的視覺暫留感,

在文章完成前,同大爺版的小動畫還沒完成,倒是在過程中讓他對電影卡通的製作有了簡單的概念,

「媽咪,我才畫幾張就花了16分鐘」

「對啊,所以你在看卡通或電影時,才知道工作人員花了多少時間才能完成啊」

至少孩子知道原來一部卡通或電影,背後要付出多少時間和努力,也算是有收獲的陪伴遊戲(笑),

看完以上DIY自造機後,應該還會喜歡這組轉轉撞球檯,尤其是小男孩,看到彈珠在軌道上滾動,就會特別開心,

所以同大爺自從組裝完畢後,任何時間想到就玩,

在組裝的過程中,看過去還真的很有小型工程實驗室的感覺,

看起來複雜的軌道,但只要跟著說明書組裝,就能完成,

撞球檯上也有彈珠的家,以下就分享細部照,一起來感受Smartivity的創意與結構,

而轉轉撞球檯所蘊含也是有趣的物理原理,像是重力、離心力與加速度,而這些聽起來複雜的名詞,

一樣能在好玩的彈珠滾動中讓孩子覺得好玩,這也是我愛上Smartivity的原因,最後也附上實際遊戲影片,

 

上 / 下一篇文章

臉書留言

一般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