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akros情境圖卡遊戲,讓小小孩學習思辨與推理

Share Button

除了專注與聆聽,思辨與推理同樣重要,而這些不是與生俱來,而是習慣養成

除了親子共讀,隨著孩子成長,我也喜歡在生活中加入一些能讓孩子練習思辨與推理的遊戲,

聽故事是在孩子心裡大量的放入想像與內容,那麼如何將這些想像與內容轉化而成孩子的思辨與推理,

也是另一個值得去思考的問題,而這些並不是與生俱來,而是一次次在遊戲中陪孩子建立批判思考、道德推理的習慣,

這些會如同小樹茁壯的根本,成為孩子成長過程中面對事情與問題解決的能力,我們都知道孩子24小時在身邊的日子不過幾年,

當他進入學校,是另一個小世界,慢慢的成長,再成長,而這些從小建立的思辨推理習慣,會變成孩子的重要能力,

(以下文章於2023年8月更新)

只是對孩子來說,所有的一切都是玩中學,如果能透過圖卡遊戲來引導孩子練習思辨與推理,也是件很不錯的事,

我們都知道問題解決能力很重要,也會在生活中透過積木或任何建構遊戲,讓孩子在堆組與失敗中,去學習解決問題,

但面對物品與面對人的問題還是有些大不同,所以我會再加入一些情境圖卡遊戲,引導孩子去推理與思考,

過程中孩子練習表達、情境辨識與思辨思考,這樣做對嗎?為什麼對呢?

這樣做錯了,為什麼錯呢?除了是遊戲,更像是一個親子的開放討論時間,而「討論」也是「思辨」的起點,

文章內會分享一些不同主題的情境圖卡遊戲,像是問題解決:學校衝突、如何預防霸凌⋯⋯等,

衝突解決技巧圖卡(學校篇)

引導:同理心及社交技巧、因果關係、場景辨識、價值觀教育

額外附線上七個英文故事場景,及線上英文故事音檔

建議3-8歲

西班牙akros學校問題解決圖卡是個人很喜歡的一套情境圖卡,

這類的圖卡在小小孩的情緒推理或情境辨識主題中,是很常被使用到的圖卡,算是較為特別的閃卡設計,

總共有30張大尺寸閃卡(14張場景卡、7張選擇卡、7張結果卡與2張問號卡)、

閃卡包含了7個故事,總故事裡的情境圖卡,還包含了笑臉與哭臉卡,

讓孩子在故事架構下,去選擇不同的情境,而不同情境也會導致不同結果,透過遊戲,讓孩子思考做不同決定後的因果關係,

除了做決定,年紀較大的孩子(例如5-6歲以上)也能在過程中用開放性的討論方式來進行遊戲,

這套情境閃卡最特別的地方是還有附MP3線上音檔可供下載,音檔語有包含14國語言,錄製了7個場景故事,分別有西班牙語、英語、德語⋯⋯等,

英語在MP3中的085-098的音軌,選擇十分方便,只要至官方網站下載檔案,選擇所需語言的對應音軌即可,

西班牙akros是非常注重環保的品牌,使用說明及故事場景都是以雲端存放,讓使用者依據需求下載,

七個可搭配圖卡使用的場景故事,分別是:

1. The most beautiful ball in the world

2. The new slide

3. A very comfortable seat

4. Lunchtime

5. What a fright!

6. Sophie and the big dinosaur

7. The painting competition

下載連結 請點此

如果對閃卡有研究,或者是曾帶孩子去上感統或情緒課的朋友,應該時有機會接觸這類教育與推理性質濃厚的閃卡,

雖然和認知裡好玩的遊戲閃卡相比,情境圖卡遊戲的刺激趣味性或許相對較少,但卻十分值得和孩子一起玩,

和聽故事比起來,場景圖卡的遊戲同大爺也很喜歡,因為不只有故事場景,還能讓他動腦想想看,

第一個故事場景:世界上最漂亮的球

玩法1:讓孩子做決定,了解因果關係

同一色框即為同一主題場景圖卡。一月一

每個故事會有4張閃卡,編號1與2是場景卡,編號3是選擇卡,編號4是結果卡,而選擇卡與結果卡互為因果關係,

選擇卡與結果卡上都會有表情符號,一面是哭臉,一面是笑臉,也能給孩子明確的視覺圖象,

玩法很簡單,首先媽媽拿出場景卡,並且說故事給孩子聽,爺爺奶奶送了George他最想要的球,這是George最愛的生日禮物,

George想和朋友一起玩他心愛的球,於是他問爸爸媽媽可不可以帶球去學校呢?看到George既興奮又開心,爸爸媽媽答應了,

隔天,George帶著球去學校,大家都在下課時間玩球,可是Charlie覺得下課時間太短了,他還想再多玩一點⋯⋯,

選擇卡和結果卡都是雙面設計,一面是笑臉卡,一面則是哭臉卡,當然笑笑代表good,哭哭代表bad,定義明確,

笑臉卡裡的Charlie知道George不只大方而且也是他的好朋友,所以他問George是否自己可以借他的球回家呢?

George答應Charlie,並提醒他明天要記得帶來學校,回家後,爸爸媽媽知道Charlie和George借球,

那哭臉卡呢?哭臉卡裡的Charlie會怎麼做呢?

回到教室後,老師要George出來算數,這時候Charlie沒有經過George的同意,從背包裡把球拿出來,

Charlie覺得George一定不會答應借他球,而且自己也只是「借」回家,明天就會帶來學校還給他,那天下午Charlie一直在玩球,

他覺得這顆球實在太酷了,爸爸媽媽問George這是誰的球,Charie說是George的球,爸爸又問George是否有經過同意才借呢?

哭臉卡與笑臉卡代表孩子的二個不同決定,而不同決定也會造成不同結果,

閃卡第4張同樣是雙面的結果卡,一面是笑臉結果,一面是哭臉結果,

為了謝謝George對Charlie的友善,Charlie的父母邀請George週末去電影院看電影,那哭臉卡呢?

如果沒有經過同意就借球的Charlie會得到什麼結果呢?Charlie知道不應該說謊,和爸爸說其實他沒有得到George的同意,

於是爸爸請Charlie打電話和George道歉,因為George找不到球會很擔心又難過,

除了讓孩子在遊戲過程中去思考不同選擇會造成什麼結果?也可以將二張閃卡放一起,

建立孩子的因果關係,像是Charlie因為沒有經過同意就拿走George的球,被爸爸請他要打電話和George說對不起,

George的球被拿走,George會怎樣呢?也可以問問孩子這個問題,在閃卡上也有明確的圖像,是的,Grorge在哭,

當然不同的結果有不同的因果關係,再將笑臉卡放在一起,透過遊戲讓孩子能做場景推理,並且能了解因果關係,

最後,也能請孩子將閃卡排出先後順序,在排列過程中,孩子必須要有次序概念外,也要了解因果關係,

如果是大孩子,還能再加入討論,這類的閃卡,在幼兒情緒課中也常會看到,

情境辨識

或者也可以直接將4張閃卡排在一起,選擇卡部份則換上問號卡,讓孩子觀察情境去決定要放入那一面的選擇卡,

「情境辨識」對孩子來說很重要,首先孩子必須先觀察閃卡上的人物表情,例如,開心或難過,

接著再做推理,去決定要將問號卡放入那張選擇卡,這個過程對孩子日後在團體生活中影響很大,

而「情境辨識」較差的孩子通常表情區辨也會較弱,有時會做出不合宜的反應,

剛開始,同大爺看了結果卡放是George和Charlie開心看電影,他決定的選擇卡是「Charlie拿George球」,

理由是他認為Charlie替George把球放進書包裡,乍聽之下很有道理,但仔細看完閃卡上的情境,

這是上課時間,George被老師叫到黑板上算數,上課時間Charlie怎麼可以站起來放球呢?

從這裡來看,孩子對情境的判斷仍需要練習,所以我提醒小傢伙:「可是上課時Charlie怎麼能隨意走動呢?」,

 

「啊⋯⋯對」在媽媽提醒下,同大爺才想起老師上課時不能隨意走動,最後選擇了Charlie問George是否能借球回家玩的選擇卡,

是不是相當好玩呢?同大爺很喜歡這種動動腦的遊戲,又月故事背景,他還能想一想自己要怎麼做?

𨘋過這類閃卡,也可以讓父母知道原來孩子在某些情境辨識與推理上還需要更多經驗,

第二個故事場景:新溜滑梯

每天下課鐘響時,孩子們都會離開教室到遊戲場去玩耍,John驚喜的發現有新溜滑梯,他和朋友們等不及要去玩了,

這時候溜滑梯前其實還有別的孩子在排隊,但John和朋友們卻直接插隊,正在排隊的孩子們說⋯⋯我們先排的耶,

可能John和朋友太興奮了,所以沒有注意到前面還有小朋友在排隊,那John應該怎麼做呢?

選擇卡如果是笑臉的話,故事會繼續這樣說⋯⋯John和小朋友說sorry,然後繼續排隊,

結果卡的故事就變成了⋯⋯

輪到他時,玩的超級開心,溜滑梯就像在山的頂端,他還想繼續再玩,不過這一次他記得要排隊了哦!

那如果選擇卡是哭哭臉呢?故事會怎麼說下去呢?

John完全無法等待,他不只插隊,還拉正準備爬上溜滑梯的小女孩的衣服⋯⋯

小女孩從滑溜梯上跌倒大哭,John也被老師處罰一星期不能玩溜滑梯,

John終於知道溜滑梯每個人都可以玩,要排隊也要輪流玩。會發現不管是笑臉或哭臉,都會透過結果來讓孩子知道怎麼做才對,

Nicky喜歡彈琴,每次只要有人問他長大要做什麼,他一定說想當鋼琴家,所以星期二到四,他都要搭公車去上鋼琴課,

星期二下午上完鋼琴課,在公車站沒有等很久,公車就來了,公車上只有一個位置,太好了,Nicky上完完也覺得累,

馬上坐上位置休息,下一站,拄著拐杖的老爺爺上了公車,可是車上都沒有位置,

記得問孩子,如果你是Nicky,你會怎麼做呢?

如果將選擇卡翻到笑臉卡,那麼故事會這樣進行下去,

因為公車開的很快,老爺爺可能會失去平衡而跌倒,Nicky決定要讓座給老爺爺,

爺爺和Nicky說謝謝,並誇他是個善良的小男孩,

而結果卡的故事則會這欂進行⋯⋯

回到家Nicky和爸爸媽媽說說這件事,爸爸媽媽不只稱讚Nicky是個有禮貌的孩子,還準備好吃的布丁和巧克力蛋糕,

當然選擇一定有對有錯,Nicky可以選擇讓座,也可以選擇視而不見,自然會造成不同的後果,

Resolving Conflicts: At School學校問題解決圖卡最主要能讓孩子去思考每個選擇所造成的不同結果,

孩子很多時候總是衝衝衝,沒有想太多,直覺性的決定動作,但透過這個閃卡遊戲,能讓孩子在選擇卡與結果卡中,

去認知到到因果關係,讓孩子能養成做決定前先想一下,與在面對不同情境能預先推理尼思考的習慣。

除了以上的場景故事,還有許多不同場景,像是吃午餐、學校日、畫畫課⋯⋯等,

讓孩子在不同的場景中去了解不同選擇會產生不同結果的因果關係,某種程度也像是結果教育,

讓孩子在遊戲裡,透過不同的場景故事,去了解怎麼做才會比較好,為什麼這樣做會不好?

最後也可參考官網的介紹影片,

 

另一款則是衝突解決圖卡(說謊篇)也是很值得認識的教具圖卡。

同樣是七種場景圖卡,並有附雲端載點,可下載額外的英文故事場景與故事音檔。

圖卡1與2是 故事場景,Robbie和AI二個人在搶球,結果Robbie大力一踢,

結果球打到玻璃窗,窗戶破了,

大家都不知道怎麼辦?這時老師來了,問是誰把破璃窗踢破的?

接下來進入圖卡3, 即為「選擇卡」,Robbie會怎麼做呢?

右上角的哭哭代表這個選擇並不好,因為Robbie和老師說球是AI踢的,AI說才不是我踢的,

二個人吵成一團,那最後老師會怎麼做呢?

圖卡4為結果卡,結果Robbie和AI被老師處罰不能玩球了。

那如果做了另一個「棒棒」的選擇呢?

Robbie很怕和老師說是他踢的,他很怕自己會被罵,可是他想到爸爸媽媽總是希望他要保持誠實,

於是雖然很怕,Robbie還是勇於承認是他踢太大力,才會不小心打破窗戶,

而AI也和老師說Robbie真的不是故意的。

勇於承擔錯誤的Robbie會面臨什麼不一樣的結果嗎?

雖然Robbie踢太大力而把窗戶弄破,但他的勇於承認,也替同學們做了好示範,

所以老師並沒有處罰Robbie,只是要他們要去戶外踢球,大家還是很開心的在一起遊戲。

透過視覺圖卡,孩子也學習到,在遇到衝突或問題時,說謊並不會帶來好結果。

Learning to prevent Bullying反霸凌遊戲卡

思辨與推理對孩子的重要,在於孩子會在過程中去思考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這樣做好嗎?或如果那樣做會不會更好?

而不只是聽故事而已,如果能在陪伴時光中,加入類似主題的遊戲,或許也不錯,

Learning to prevent Bullying反霸凌遊戲卡便給孩子「實際」「具體」「更貼近生活」的場景,

讓孩子在不同的場景圖卡中去討論如果遇到這些事可以怎麼做?而我認為這真的好重要,

什麼是霸凌? 對孩子來說有點抽像,但大致上就是排擠、取笑、甚至毆打,也許有人說小小孩會遇到這些事嗎?

除了透過遊戲圖卡,讓孩子去思考如果遇到這些事,自己可以怎麼做外,其實在小小孩的世界裡,也有不經意的排擠,

舉例來說,因為同大爺是中班在轉進去學校,曾經班上的部份從小班就玩在一起的小男生們會排擠他,

只要小傢伙想過去和他們玩,那群孩子就會跑掉,有堅強的小圈圈意識,所以有段時間我和老師也很努力的在處理,

或許也是因為這樣,在孩子很小時,對於社交排擠這件事,我們就開始留意,

透過反霸凌遊戲卡的五個場景,讓孩子具體了解什麼是霸凌?什麼叫排擠?如果被排擠怎麼辦?排擠別人又會怎麼做?

這類圖卡看似簡單,但其實有很多可以和孩子一起實際討論的內容,圖卡後也會有符號標示順序,

一個半圓形代表1, 二個半圓形則代表2, 以此類推,

霸凌情境1:社交排擠

「媽媽,小朋友都不和我玩」「媽媽,我都交不到朋友」,在孩子上學後其實最怕的就是聽見孩子這樣說,

媽媽心簡直像碎滿地一樣,可是又不能代孩子去交朋友,怎麼辦呢?關於社交排擠因為曾在同大爺中班時發生過,

所以主題也算似曾相識,現在同大爺長大一些,表達力也更好,他曾說:「不知道為什麼他們不喜歡讓別人和他們一起玩,

可是別的朋友不會這樣」,對孩子來說,他們不懂什麼是排擠,不管是那群孩子或是同大爺,所以老師的角色很重要,

霸凌場景2: 取笑別人

在圖卡1, 拄著拐杖的小男孩跌倒了,可是同學們不只沒有扶小男孩起來,還指著他大笑,

這時候,淺藍色上衣的小男孩扶起了跌坐在地上的男孩,並且和大家說不應該取笑別人,最後大家坐在一起聊天,

這是媽媽對圖卡的解讀,也可以試著問問孩子,如果他是跌倒的小男孩,或如果他是淺藍色上衣的小男孩,他會怎麼做?

為什麼不要取笑別人呢?被取笑的小男孩心裡會是什麼感受?(這個問題較偏向情緒面,會建議等孩子大約5-6歲時再加入討論),

除了取笑別人與社交排擠,還有許多具象情境的霸凌主題,都是很適合放入親子討論時光的圖卡,

學校好行為圖卡(自我覺察)

前陣子因為分享了媽媽外出不崩潰神器書單,有個網友留言詢問,如何能讓孩子真的好好畫畫或貼貼紙 ,

其實我也常被小人吵頭幻聽,不過有一點倒是受用的就是:「給孩子明確的指令」,

例如:「你先把這頁畫完,把這張圖上滿顏色」,然後孩子就會開始完成,明確而不長的指令對小小孩來說也較容易被記憶,

對於進入團體生活的孩子,也是規矩建立的重要時期,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得給孩子很明確的分界,

這也是我會將西班牙akros學校行為圖卡列入好物的原因,一盒共有34張厚圖卡,共計17個行為,

沒有文字,只有圖像,每個行為都會有「對」「錯」二方的對比圖像,完全不用多說明,孩子也很容易理解,

我佪人會將這套圖卡定位為:「上學必備好物」,因為真的太好用,

例如上畫畫課,維持桌面整齊是YES,而東丟西放則是NO,

每張圖卡後也會用笑臉和哭臉代表是好行為或壞行為,

過馬路是天天在生活中會發生的事,過馬路要走斑馬線是YES,而穿梭車陣中則是NO,

到學校把衣服吊好是YES,而亂丟在地上則是NO,

和同學一起看書是YES,但二個人互搶則是NO,

看到需要幫助的人去幫忙是YES,當作沒看到就是NO,

不過這點還是要再多說明,例如,如果在路上遇到陌生人請求協助,記得大人會需要大人幫忙,而不是小孩,

可以請對方去找大人協助,這部份還是要多注意安全觀念,

玩盪鞦韆坐好是YES,站在鞦韆上是NO,

看書坐好是YES,翹二郎腿是NO,

上課坐好是YES,上課隨意站起是NO,

畫在畫畫本上是YES,畫在桌上是NO,

一起玩積木是YES,把別人的積木推倒是NO,

坐車繫安全帶是YES,不繫安全帶是NO,

綠燈時過馬路是YES,闖紅燈是NO,

垃圾丟進垃圾筒是YES,隨地亂丟垃圾是NO,

會發現每組圖卡都會有十分明確且對立的圖象,讓孩子不只容易理解,也能去了解在什麼情境該有什麼行為。

大約小班以上,一直到國小低年級都適合,最重要的是⋯⋯讓孩子有明確的對比,才能了解什麼是好行為,什麼是不好的行為。

 

 

上 / 下一篇文章

臉書留言

一般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