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教師們大力盛讚|發現太空有聲CD書|Solar System|超真實有趣,又容易明白
全美最大教育集團Scholastic已經有近百年的歷史,雖然許多學校都使用Scholastic教材,但在過去個人的選書上,
並不會特別偏好,反而更愛獨立特別的書單,但若回到教育類主軸,Scholastic還是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就像Solar System便非常受到同大爺的喜歡,一套共六冊加1CD,共有六個主題:太陽系、地球、太陽、月亮、
流星與彗星,乍看之下,這6本主題書的文字都相當簡單,但即使如此,目光仍然會被那一張張美麗的外太空吸引,
如同紙上的Discovery探索頻道,別說孩子,連大人都會被其吸引,而事實上,Solar System便因將複雜的外太空主題,
用深入淺出,簡單易懂的文字,再加上美麗的圖片,讓孩子容易理解,而獲得教育界的肯定,適合做為啟蒙書單,
人們對未知總是充滿好奇,孩子也是,和小傢伙共讀時,他不停的問問題,這個好奇,那個也想知道,
再加上不斷的說「好酷」,因為太多想知道的問題,我們便把家裡所有的外太空主題的書,從書櫃中搬出來,
一本一本的找他想知道的事情,與其說Solar System是一 套外太空讀本,不如說它像極了書中的探索頻道,
這套是亞洲限定發行,所以還有另外附有聲CD,
透過一張張又大又吸引人的美麗外太空圖,吸引孩子的目光,讓他們想知道更多,
如同The Solar System般,光是書封,就會讓人想翻開看內容,最強大的是,不只孩子想翻,媽媽也會認真想看,
由於內容多元,本篇文章僅份享六主題中部份書頁,
什麼是太陽系呢?同大爺曾問過我,一直想不到用什麼好方法來說,The Solar System倒解決這個問題,
太陽系就是一個家,是啊,之前怎麼沒有想過用「家庭」的概念來說明呢?
太陽位於中間,八大行星則繞著地球,
而地球則是八大行星的其中一顆,
聽起來浪漫的小行星,其實是一顆顆大石頭,而在太陽系中則中成千上萬的小行星,
小行星們同樣繞著太陽運轉,
彗行則是一顆顆的冰球,
當彗星接近太陽日木土戈,他們就會長出了尾巴,
而流星則是從外太空掉落至地球的小塊石頭或鐵,而不管是彗星或流星,一樣是繞著太陽運轉,
太陽系就是一個大家庭,是不是真的很美呢?每次只要和同大爺共讀到太陽系主題,
孩子便能體會到為什麼媽媽總說人類其實很小,要更尊重大自然,
認識完太陽系,接下來要認識我們的家-地球,地球是行星,
是八大行星裡的其中之一,也是距離太陽第三遠的行星,
地球繞行太陽一週需要一年,同大爺問:「一年是365天嗎?」「是的,就是365天」,
如果想說為什麼會有白天與夜晚?為什麼太陽不見了?那麼右頁的圖便是很好的說明圖解,
地球自轉需要一天,面對太陽的那一面是白天,而背對太陽的那一面則是夜晚,
所以同一個時間,有些地方是白天,有些地方是晚上,透過具象圖孩子便很容易理解原先不明白的,
很喜歡和小傢伙共讀這類的主題,在聽媽媽說的同時,他也會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
而四季的形成則是因為地軸的傾斜,
地球是太陽系中我們的家,把外太空加入共讀書單是件很有趣的事,
當你問他我們家在那裡時,他除了會回答我們住的小家外,還會說是地球,
「太陽是星星?哇,好酷」這是小傢伙看到這頁的第一句話,雖然是簡單的文字,但大大的圖,
對孩子來說在視覺上還是印象深刻,有時候話不用說多,說到重點即可,The Solar System便是這樣的書,
太陽由極度炙熱的氣體所組成,在太陽系中,太陽也是溫度最高與亮度最高的星體,
「咪咪,太陽是星星?可是為什麼它看起來這麼大?」小傢伙很好奇,
「這是因為太陽離地球很近,天空那些看起來很小很小的星星,都離地球很遠很遠」,
來自太陽的光亮與溫度,讓地球有陽光與溫暖,也因為這樣地球才能有生命的誕生,
太陽非常非常大,甚至其它行星們加起來也沒有太陽那麼大,多大呢?
超過100個地球都可以同時容納在太陽裡,哇,但說到這裡可能孩子還是沒有「大小比例的概念」,
沒關係,來看看實際的比例尺,注意到了嗎?左上角的小點點就是地球,而右下方那個大火球就是太陽,
透過這樣的視覺比例,孩子便能很容易明白太陽與地球的相對關係,
距離太陽最近的四顆行星又被稱為內行星,包括有水星、金星、地球及火星,
太陽系家族的內行星都是由岩石與金屬構成,
而距離太陽較遠的則為外行星,包括有木星、土星、天王星竹與海王星,皆由氣體組成,
繞著太陽運行的小行星其實是一顆顆的石頭,
有些小行星很大,有些小行星很小,而在火星與木星之間竟然有數以千計的小行星,
看到這裡不只孩子覺得有趣,連我也跟著對外太空的主題充滿好奇,而太陽也是太陽系家族中最重要的角色,
說完太陽,當然也要說起月亮,一輪明月高高掛,古人說起月亮,總用溫柔女子來比喻,
但真正的月亮是什麼樣子呢?完全和想像不同,月亮其實就是一顆大大大石頭啊,
月亮繞著地球運行,所以其實我們看到的月亮都是同一面,而運行地球一圈需時一個月,
月亮比地球來的小,從書頁上的尺寸可見,但為什麼月亮看起來和太陽一樣大呢?這是因為月亮離地球很近,
地球和月亮則一起繞行太陽運轉,好美,
高掛天空一輪明用,如此佼潔,但其實月亮本身不會發光,所以月光是來自於太陽,
很喜歡Solar System的最大原因也是因為這一張張堪比Discovery一樣精彩的外太空圖,
讓孩子下次再見天上明月,想的是外太空的故事,也知道原來月亮離我們比太陽更近,
月球也沒有空氣,所以1969年第一位登陸月球的太空人阿姆斯壯得穿上太空衣,戴上太空帽才能給予他空氣,
不只沒有空氣,月球上也沒有水,所以表面荒蕪一片,
還有許多坑坑洞洞,比起文字,這一張張大大的圖,的確能讓孩子印象深刻,
太陽系家族中,距離地球最近的就是月亮,
沒見過彗星,但也許看過慧星撞地球這部電影,而彗星是由無數冰球所組成,
慧核中則有塵埃,彗星同樣繞行太陽運轉,
彗星在接近太陽時,會開始融化,有時從地球也看的到彗星,
當彗星在接近太陽時,因為熱而開始釋氣,就會形成長長的尾巴,發出閃亮的光芒,又稱為彗尾,
有時候彗星繞行太陽的軌道周期也很長,會需要幾年的時間,
而最知名的哈雷彗星繞行太陽一周大約要花費76年,下次回來的時間是在2061年,哇,那時我都幾歲了!!
最常看見的流星,看到時記得要許願,這是對流星的印象,但其實流星並不是星星,
流星其實是微小石頭或鐵,也是太陽系家族的一份子,
當流星從外太空往地球落下時,在天空上會發出條紋閃光,這就是我們看見的流星,
多數的流星只會維持數秒的光亮,
大多數流星在經過大氣層時會被燃燒,所以落在地球時已經是塵埃,
當也是有些流星會成功降落在地球,就像小男孩比的那顆小隕石,原來流星本尊是這樣,
也有無敵大流星,就會撞出一個大洞,
在西元1833年,更有天文歷史上相當聞名的獅子座流星雨,這一場天火秀在當時美洲地區的人們都有看到,
有機會也想帶同大爺去看流星,而我上次看見流星是十多年前的事,
這幾年分享過幾本外太空主題的書單,但即使如此,還是私心認為Solar System這套太空有聲CD書值得認識,
有聲CD在這裡反而並不是主要的特色,反而是它深入淺出的文字,與一張張動人的太空主題書頁,都非常迷人。
臉書留言
一般留言